发布时间:2024-11-02 04:34:51 来源: sp20241102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我国首批确定的由9个汽车生产企业和9个使用主体组成的联合体,将在北京、上海、广州等7个城市展开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试点产品涵盖乘用车、客车以及货车三大类。
《通知》中显示,试点的组织实施共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试点申报、产品准入试点、上路通行试点、试点暂停与退出、评估调整。值得注意的是,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当前只是完成试点申报阶段的遴选,并不代表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取得准入许可或允许上路通行。
对于用户关心的自动驾驶何时可以安全上路,业内专家表示,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将加速该领域规模化、规范化发展,而自动驾驶汽车安全上路通行,也将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L3和L4级智能网联汽车可获取准入资格
《通知》要求,取得准入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需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办理车辆登记后,在限定区域内开展上路通行试点。从事运输经营的,还应当具备相应业务类别的运营资质并满足运营管理要求。
记者梳理发现,按照驾驶自动化分级标准,对于驾驶自动化功能,包括L0到L5六个等级,其中L0到L2属于驾驶辅助,而从L3级别开始,将从辅助驾驶转变成自动驾驶;L3级是有条件的自动化驾驶,当符合相应条件时,车辆能够实现自动驾驶;而L4级则是除某些特殊情况外,一般无需驾驶员干预车辆行驶。
“对于具有L3和L4级功能的车辆,目前正在进行准入试点。”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汽车生产企业而言,要规范宣传行为,加强对于驾驶员的培训,并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防止辅助驾驶功能被误用和滥用。
该负责人介绍,目前这个准入试点实际上既包括产品准入的试点,上路通行的试点、驾驶员的责任、未来自动驾驶责任的划分等,都是这个准入试点里面重要的研究内容。
“安全”是智能网联汽车准入试点的关键
记者注意到,在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通知中,“安全”是最重要的关键词。
专家表示,根据四部门发布的内容,试点过程中将严把安全关,系统开展产品测试与安全评估工作。同时,严格限定准入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应用场景,试点初期,将支持少数技术先进等条件的汽车生产企业及其经过充分测试验证、具备特定自动驾驶功能的产品,依托基础设施、安全管理等基础条件良好的城市开展试点,限定车型、实施区域和使用主体。
《通知》也明确指出,产品准入试点,包括产品准入测试与安全评估、产品准入许可两个环节。进入试点的汽车生产企业要细化完善产品准入测试与安全评估方案,经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确认后,在省级主管部门、车辆运行所在城市政府部门监督下,开展产品准入产品测试与安全评估工作。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安全”是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如何兼顾产业创新与安全可控,是自动驾驶汽车走向量产的重要课题。
“我国自动驾驶汽车正处于技术快速演进、产业加速布局的产业化的前端阶段,传统汽车的管理模式现在已经无法完全适应智能网联汽车的产品管理,各方面的验证测试技术和能力建设都有待进一步完善、加强。”崔东树表示。
此外,业内人士也认为,中国汽车企业应具备功能安全、预期功能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软件升级、风险与突发事件等安全保障能力。同时,也应具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安全监测服务平台,可对车辆的安全状态进行监测,并建立报告机制。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初显成效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4月底,全国共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29000多公里,发放测试示范牌照6800多张,道路测试总里程超过8800万公里。
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智能网联汽车是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已初显成效。一批搭载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开展大量研发测试验证,部分产品已具备一定的量产应用条件。
此外,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更加关心的是自动驾驶什么时候会来到我们身边?专家表示,开启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将加速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走向规模化,其中,自动驾驶汽车安全上路通行,将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事实上,智能网联汽车准入试点正是实现自动驾驶一个充分必要的过程。
首先,它将引导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和使用主体加强能力建设,系统推进智能网联汽车产品技术创新、规模化发展和产业生态建设。
其次,基于试点实证,加速形成系统完备、务实高效的法律法规、管理政策和标准体系,加快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验证、安全评估等支撑能力建设,为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推广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最后,加快形成各部门、各地方横向协同、纵向联动的安全管理工作机制,探索更加系统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研发生产、上路通行配套政策、基础设施等环境建设,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安全运行提供支持保障。
可以预见的是,通过试点加快智能网联汽车产品量产应用,带动汽车与新能源、人工智能、信息通信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将会助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高质量发展。(记者胡挹工 王连香)
(责编:王连香、章斐然)